长岗坡纪念馆开馆!精神代代传,“南粤红旗渠”领罗定人民再出发

南方plus客户端 2018-10-31 16:09:00
用手机看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登上长岗坡顶,可见一条绵延十里的渡槽横亘在沃野之上,一头连着远山,一头扎进蓝天,这就是有着“南粤红旗渠”美誉的长岗坡渡槽。

深秋的云浮罗定长岗坡,一望无际的稻田,金黄尽染,微风拂过,送来阵阵稻香。登上长岗坡顶,可见一条绵延十里的渡槽横亘在沃野之上,一头连着远山,一头扎进蓝天,这就是有着“南粤红旗渠”美誉的长岗坡渡槽。为了传承和弘扬长岗坡精神,10月30日,长岗坡纪念馆在云浮罗定市开馆,据悉,该纪念馆是云浮正在打造的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长岗坡渡槽又称高架渠、输水桥,是一组由桥梁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。通常依地势而建,凌空架设而成,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干旱缺水的地方供灌溉和饮用,也用于排洪、排沙等。渡槽往往离地高达几十米、长达数千米,也被称为“人工天河”。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为改变“十年九旱”的状况,罗定组织了数万名干部群众,靠着肩挑人扛,历时4年零2个月,建成长岗坡渡槽这条“人工天河”。如今,这里将要建成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,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建设,实现长岗坡渡槽的活化利用,进一步弘扬长岗坡精神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打造长岗坡红色教育平台

2012年10月,广东省公布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,长岗坡渡槽入选。今年3月,长岗坡渡槽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。“长岗坡精神是我党的性质与宗旨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,历久弥新。”云浮市委书记黄汉标表示,云浮要在传承和发展中汲取长岗坡精神等红色文化养分,擦亮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本色,凝聚起开创云浮工作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。

为进一步加强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,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长岗坡精神,云浮市委依托长岗坡渡槽红色资源,建设集教育培训、党性修养、实践锻炼、学习交流、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教育基地。未来,云浮将以该基地为载体,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,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,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做好当前工作和干事创业的热情。

按照规划,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分两期建设,其中,一期主要建设集展示展览、学习教育和日常办公功能于一体的长岗坡纪念馆;二期主要建设“五位一体”新型示范新农村,包括建设长岗坡纪念广场、水利博物馆、民宿客栈、观景平台、纪念碑以及观景塔等设施,计划于2019年12月建成。目前,一期纪念馆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,二期的各项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。此外,罗定市还将打造一条“党建+红色文化”主旋律的中国长岗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。

《中国长岗坡》一书主编、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将长岗坡精神提炼总结为“敢为人先、艰苦奋斗、善于担当、一心为民”这16个字。他认为,长岗坡精神是“红船精神”在罗定大地的生动实践和体现。弘扬长岗坡精神,要在推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上下功夫。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“关键一招”,弘扬敢闯敢试,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;为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,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,建设美丽乡村;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,使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敢于担当、善于当担、一心为民的核心力量。

在长岗坡纪念馆开馆当日,长岗坡精神座谈会召开,与会嘉宾、专家学者就如何进一步弘扬长岗坡精神展开研讨。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宗春认为,要把长岗坡渡槽作为重要的红色教育载体,保护好、利用好、发展好,大力弘扬长岗坡精神,充分利用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等平台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。并且要把长岗坡教育基地作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,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教育平台,把长岗坡精神一代代传下去。

肩挑人扛筑起“人工天河”

“山上不长草,黄泥往下倒。若要保老命,举家往外逃。”这是一首描写罗定“十年九旱”的民谣,数十年前在罗定地区流传甚广。

地处云开大山和云雾大山之间的罗定,有广东较大的盆地,虽然境内有多条河流,但由于自然水源分布不均,河流高低落差大,水利设施缺乏,旱涝灾害不断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罗定发动群众兴修水利,以“引蓄结合,长藤结瓜”的方式,解决了罗定县大部分农田用水问题,但是中部干旱缺水仍十分严重。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,必须修建一座能满足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。于是,提出了建设长岗坡渡槽的设想。

1976年11月,长岗坡渡槽动工兴建,由于缺少资金,刚开始就面临诸多困难,很多事情要自己想办法。“没有道路自己修、没有工具自己造、没有水泥自己做、没有炸药自己制……”时任罗定县委副书记李均林后来回忆说。罗定儿女敢想敢做,知难不退,在缺少工程机械的情况下,靠着肩挑人扛、钢钎铁锤、人力车等土办法、土工具,凭借人工的力量筑起一条全长5200米的“人工天河”。

罗定市泗纶镇胜乐村的胡芝荣当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,他带领村里30多人,携生活物资和劳动工具,步行数十公里到罗平镇参与长岗坡渡槽建设。到工地后,他被分配到石场负责碎石工作。每个石工一天要碎石1000斤,没有任何机械,只能用小铁锤一点点把大石块碎开。作为党员,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“每次打锤都会吆喝着用力,通过吆喝声给大家鼓劲,振奋士气”。

今年65岁的罗平镇双莲下垌村村民陈锦枢回忆起40多年前修建渡槽的场景,依旧感慨万千。“知道要修渡槽,全村都很激动,大家都抢着去工地。”陈锦枢说,当时每天要工作近11个小时,基本靠肩扛手抬,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,而且露天工作只靠一顶草帽遮阳挡雨,一天下来,双手和脚上都会起泡流血。虽然辛苦,但想着渡槽建成后能解决村里的用水问题,就会干劲十足。

1981年1月,长岗坡渡槽竣工通水,这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“人工天河”,仅用了4年零2个月建成,总造价也只有530万元。罗定儿女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,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,打通了这条生命水道。

30多年未经过一次大修

“以前一亩水稻产量只有500多斤,修了渡槽之后,亩产能达到900多斤。”陈锦枢说,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,粮食产量逐年提高,村民们的日子也好了起来。

长岗坡渡槽建成后,太平河、罗镜河的河水通过这条“空中水道”输送到金银河水库,灌溉8万多亩农田,保障了罗定城区以及乡镇5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。罗定从此告别了旱涝灾害频繁的日子,先后5次摘取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称号,“亚灿米”“聚龙米”“青洲米”等优质大米品牌声名远播。

30多年,时光荏苒。尽管沙石、水泥构筑的槽体日夜经受水流的冲刷,但渡槽没有经过一次大修,也一直在正常发挥它的功效。这个宏伟建筑桥墩密密实实,依旧岿然不动。“虽然是土法上路,但讲求科学态度,对工程质量做到一丝不苟,精益求精。”李均林回忆说。

“花鹿坑上红旗展,我村社员意志坚;移山改河不怕苦,力争早日水到田……”双莲下垌村的陈开林,将参与建设渡槽的经历写成了一首40句的长诗,工整地誊抄在纸上,小心保存着,“希望把这段故事记下来,让后辈们知道”。

不忙的时候,陈开林喜欢到渡槽边转一转。望着流淌的河水,他总能回想起和工友们并肩战斗的日子。那年,33岁的陈开林负责挖土方,却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塌方。当时,他全身都陷在土里,只露出大半个脑袋,一旁的妻子吓得晕了过去。后来,陈开林获救了,而其他6人却再也没有醒过来。看着亲人、工友在自己身边倒下,陈开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但是他没有退缩,不久后,就带着身上的伤,和妻子回到工地继续劳动,“当时下定决心,一定要排除万难,早日把渡槽建成”。

陈开林只是无数建设者的一个缩影。工程总指挥梁自然常驻工地,每天起早摸黑,由于长时间不回家,小女儿竟都不认得他;一次石场泥皮脱落,青年突击队员何荣南为掩护其他民工,大半个身体被泥石埋着,当场昏迷,醒来排名前列句话,问的是其他兄弟有没有受伤;16岁就参与渡槽建设的王树权,吃住在工地,每天5时就起床挖沙石、担泥方,持续工作到深夜,梦里都是在不停工作……建设者们怀着艰苦奋斗、攻坚克难的豪情壮志,用实际行动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。

如今,长岗坡渡槽的河水依旧奔流向前,滋润着罗定大地,它像一本厚重的教科书,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动人故事,也诉说着与时俱进的长岗坡精神。

记者手记

长岗坡上党旗红

深秋的罗定大地,青山连绵,沃野千里。从罗定市区驱车20多公里来到罗平镇长岗坡,沿着山路登上坡顶,可见一条气势宏伟的渡槽,一头连着青山,一头插入蓝天,颇为壮观。都说“北看红旗渠,南看长岗坡”,此言不假。站在渡槽上,望着绵延到远方的长岗坡渡槽,听着淙淙的流水声,总能让人生出无限感慨,当年是怎样一番战天斗地的震撼场景!

40多年前,为改变“十年九旱”的面貌,数万罗定儿女,凭着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豪情壮志,靠着肩挑背扛的土办法,历时4年多,建成了长岗坡渡槽这条“人工天河”。

在与当年渡槽建设者的交谈中,记者感受到一种艰苦奋斗、攻坚克难的毅力和勇气。渡槽刚动工兴建的时候,面临着缺少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诸多困难,但这丝毫没难倒英勇的罗定人民。没有道路自己修、没有工具自己造、没有水泥自己做、没有炸药自己制……从县委书记到普通群众,罗定儿女上下一心,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,贯通了这条生命水道。从此,罗定盆地告别了旱涝频繁的日子,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起来。

“花鹿坑上红旗展,我村社员意志坚。移山改河不怕苦,力争早日水到田。”罗平镇双莲下垌村村民陈开林的这段诗篇,是当年的真实写照。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,坚守工地,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;全县群众带着自家的锄头、铁锤等工具,不计个人得失,投入到工程建设中。罗定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铸就了为民、担当、实干的长岗坡精神,树立起一座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。

今年3月,长岗坡渡槽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。为了把长岗坡精神弘扬好,罗定依托长岗坡渡槽,打造了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,希望借助这个生动的载体,把党员教育落到实处。

长岗坡顶,一座崭新的三层小楼坐落于此,它是长岗坡纪念馆,用于展示长岗坡渡槽的历史文化,以及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课堂。红白相间的外墙、融入渡槽元素的廊柱、主题鲜明的室内展览,让这座小楼显得典雅庄重。站在三楼的阳台上,可俯瞰横亘在沃野上的长岗坡渡槽,金色稻田尽收眼底。

山坡下的双莲下垌村,房屋白墙青瓦、道路干净整洁、村边水清树绕,一派和谐优美的景象。得知要建党员教育基地,村民们都很高兴,不仅配合当地干部完成房屋的清拆、美化等工作,还纷纷捐出当年修建渡槽的老工具、老物品,支持纪念馆的建设。

如今,很多单位会组织党员干部到长岗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通过听亲历者讲当年故事、重温入党誓词、观看纪录片等形式,感受长岗坡精神的内涵,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。

时光荏苒,长岗坡渡槽的河水,依然日夜奔流,哺育着罗定大地。长岗坡纪念馆的顶部,“永远跟党走”几个红色大字,在阳光的照耀下,熠熠生辉。

【记者】汪祥波 王聪

【摄影】刘力勤

【通讯员】刘源 张伟华

【校对】居伟强

【作者】 汪祥波;刘力勤;王聪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